和自己的交陪

和過去的、現在的、未來的自己交陪!去年底一個偶然機會看到2016台北雙年展計畫:交陪攝影論壇講座,連續參加了好幾回,聽不同攝影前輩的觀點分享,同時也釐清些內心似懂非懂、說不清講不明的片刻記憶:那是民俗的初體驗,在呀呀學語可能還在吃奶的時期,難怪陳柏樑老師說:「民俗是媽媽的乳香」!
在鄰近舊家的鄉公所前廣場,可能是馬鳴山的五年千歲廟會活動,八家將、大仙神將、舞龍舞獅、高蹺人、...等各式藝閣陣頭與小販(捏麵人、吹糖人、...)、被媽媽或奶奶拉著跟哥哥與弟弟一起稜轎底、乩童神明附體猛砍後背、...、這些是我兒少時期印象鮮明的民俗祭典回憶光影。在片段線索裡,我逐步在慢慢理解這些人在幹嘛?!這些事在做啥?!

或許今日此刻看展是一種追憶過程,把過去那段模糊的記憶補齊釐清,這些民俗活動存在許久,流轉多年逐步演變,透過影像紀錄看攝影前輩們記錄早期的台灣酬神祭典活動,找尋過去那段歷史。敬天畏地,虔誠戒慎。


展覽訊息:
【近未來的交陪-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】
全境開展至6月25日
留言